在日本国内经济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近年来日本零售企业纷纷加快转战中国市场的脚步,介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近几个月,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导致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印象跌至谷底,抵制日货、拒绝日式服务的风潮渐起,给日本零售巨头在华“捞金”的美梦泼了一盆冷水。
在北京,华堂商场、7-11便利店、优衣库等日资零售企业在“九·一八”前后的敏感时期,以“为员工和顾客的安全考虑”为由,闭门歇业。而吉野家、味千拉面、将太无二等名称“疑似”日资的餐饮企业,则纷纷悬挂五星红旗以“验明正身”,澄清“血统”。另有报道称,威海、青岛、南京、南昌、西安等地的日资服务贸易企业业绩出现显著下滑,即便开门营业,一些日资商城的客流量也比往日明显减少。日本政府公然以“购买”的方式企图将钓鱼岛“国有化”,致使中日钓鱼岛争端日趋扩大。连日来国内多地发生的反日抗议游行及抵制日货活动使日本在华零售企业遭遇“寒流”,损失惨重。媒体报道称,所属永旺的吉之岛超市曾一度关停广东等地的40家门店。这一状况无疑大大打击了日资零售企业的在华拓展计划。
日经流通新闻2011年度零售业调查显示,计划在海外开店的日本企业中,有30家零售企业选择在中国开店,所占比重最大,电子存包柜企业数量同比增长四成。由于日本国内市场增长无望,加上人口减少和老龄化趋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日资零售企业将下一个业绩增长点寄望于亚洲及其市场,尤其是中国。
据悉,伊藤洋华堂计划重点深耕中国西南地区市场,同时进军西北和华中,并以高端百货为主打业态。同样准备走高端路线的三越伊势丹控股集团,也宣布将在中国开设第6家百货门店。日本第一大零售集团永旺更是信心满满。今年3月,日本永旺集团在北京设立永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整合在华各地业务。在最初开拓在华市场时,伊藤洋华堂投资谨慎,仅在北京及重庆开设商城。随着其在日本国内业绩亏损的日益严重,伊藤洋华堂不得不加快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今年8月初,在宣布关闭日本国内一成门店、裁员半数以上的消息同时,却宣布成立伊藤洋华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这是该企业首次在日本之外建立独资公司,无疑表明其已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投放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上。
全家便利店表示“将来有可能在中国开设25000家门店”,而罗森则计划10年内将在华门店数量增至1万家。在南方商业重镇广州,虽然今年以来本地商业零售出现低迷,但日资零售企业却逆势发展,永旺集团、大创百货、无印良品等都传出新的在华拓展计划。以便利店为例,已经开展海外业务的4家日本企业,如7-11、全家、罗森均在加速拓展中国业务。除大型零售巨头外,日本的珠宝厂商也纷纷到中国掘金。日本知名珠宝商AsmeEstele、F&A、AQUA、HOLDINGS.INC纷纷宣布拓展计划。日资快时尚品牌优衣库则以“未来1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超过日本本土市场”为目标。
《产经新闻》声称,由于“经营环境安全性遭遇考验”,日资企业缩减在华投资,甚至退出中国市场的意愿进一步加强。《日本经济新闻》则认为日系企业已经开始在销售和生产两方面受到“威胁”。中国国内日趋高涨的反日情绪,使日本媒体开始担心在华日企的发展前景。《日本经济新闻》称,日中关系因钓鱼岛问题而产生的争端已严重影响在华日资企业的经营。而在近期中国各地民众自发举行抗议游行和抵制日货行动的影响下,各个日本零售企业的在华发展计划不得不被暂时搁置起来。有媒体报道,某日资集团原计划在8月15日举行旗下高端超市进驻广州的签约仪式,但鉴于目前的形势,其已宣布签约仪式改期举行。
一位国内零售行业人士分析指出,“购岛”风波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从长远发展来看,日本零售企业不可能轻易放弃中国市场。他表示,从传导路径上看,可能会导致日本在华投资积极性下降,减少对华投资,同时在华日本跨国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也将减弱。不过,从之前的经验来看,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民间抵制日货的情绪一直处于积累、酝酿状态中,但日本对华投资仍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实际到位资金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去年,这一数据更是比上一年度大增55.1%。这主要是由两国的经济结构决定,如果没有中国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日企将蒙受巨大损失,不得不花更大的成本转战东南亚、南亚、南美甚至非洲等区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中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